文章分类
NEWS
东莞风土人情
全国服务热线
400-600-2515
莞草编织
"莞草编织"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制作工艺。莞草编织,主要分布在厚街和道滘、虎门等地,尤以厚街为主要产区。厚街的草制品因莞草优质、制作精良、花样新颖、产量很高,出口十分畅销。在上世纪80年代前,在广东出口产品中,草席不逊于蚕丝,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据了解,在距今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坐席,历史学家就清晰地考证注明:“莞席,以麻线为经,莞草为纬编成,素绢包缘。”这表明东莞的草织品在汉朝已经享有盛名。
茶山公仔
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制作,民国初期广为盛行。珠三角一带生了男孩的家庭,都会在次年元宵节前"开灯"。结灯之夜,族中理事请来八音,奏着乐曲,将这些"公仔"分送尚未生育的妇女,祝其早降麟儿。外县群众也前来购买。抗战后,元气大伤。
茶山公仔,属泥塑工艺品。改革开放后,悄然兴起,但老艺人已无一存在,质量不高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因其利润低微,效益低下,八九十年代走向衰落。近几年,镇委、镇政府正寻求从根本上保护茶山公仔的有效途径。
木偶剧(大朗南城莞城)
东莞木偶剧始于清光绪年间。大朗圣堂村叶满从福建买回一套木偶,为庙会演出,人称"手托京戏",很受欢迎。民国初期,巷头陈满容等接过来,成立巷头木偶剧团。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,表演细腻,动作传神,演出时,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。在时间上,一年四季都有演出,元宵、年例和喜庆节日更是演出木偶戏的最佳季节。表演时后台由3-4人操纵木偶,盘腿而坐,每人操纵1-2尊,后面伴唱、伴乐者9-12人;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、入地、点火、射箭、骑马、张扇、划船、武打等动作,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。他们经常挑着担子到处进行演出,红极一时。
快速通道 EXPRESS LANE | |
![]() | 产品专题 热敏电阻 为勤热敏电阻 为勤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 案例专题 家具行业 电子电器 电商物流 五金行业 汽车配件 更多>> 地区案例 广东地区 华东地区 更多>> |